close

64巷裡的招牌  

到華山文創園區對面巷子裡的「咖啡實驗室」喝咖啡,多少有些朝聖的味道。小嵐和我點了一杯巴拿馬的「藝妓Geisha」和一杯蒲隆地做的卡布奇諾。

小嵐喝下第一口藝妓的評論是:「喝起來好像水果茶呀!」的確如此,和之前喝過的夏威夷可娜很像,若是矇眼喝,騙我是水果茶我都會相信。味道多變,從一開始的黑糖味,到之後的水果香,都很讓人陶醉。

而蒲隆地的卡布,濃醇香郁,也很順口。小嵐說,我們在家裡也煮出過類似的味道。真不知是褒還是貶?

圖二:我們點來配咖啡的巧克力蛋糕

巧克力蛋糕  

圖三及四:店貓阿萬。一直「陪著」我們喝咖啡。真相是:它一直想吃我們帶來的蔥餅及紅豆餅。眼神很威。

店貓阿萬 店貓阿萬  

離開時,我們帶了四分之一磅的「衣索比亞極少豆Tchembe」及「墨西哥El Triunfo凱旋莊園」。因為家裡已經太多咖啡豆了,無法再買半磅裝的回家。

衣索比亞極少豆顆粒很小,是日曬豆,豆子及乾香氣,是濃濃的醬油(也有人說是蔭豉味)味,說有香蕉味也有一些。在家第一次煮時,我用最細的1號刻度磨15g,粉量太少,不能正確地萃取出espresso。第二次增量到17g,才勉強完成。最近的幾款豆子,都在挑戰我的卡布蘭莎磨豆機的極限,哈,再這樣下去,可能我得去敗一台Rocky才成啊。溼香氣也是厚重的醬油味,口感也帶著鹹味,讓我一度懷疑是醬油廠內的發酵黃豆拿來混充咖啡豆。看來不是我們的菜。只好又加煮了杯古巴藍山加喜拉朵莊園,好滿足我一天中一定要喝到咖啡的癮呀!(衣索比亞極少豆被我歸類成「不是咖啡」了?)看來,我們對另類的咖啡接受度還不是很高嘛。

後記:之後我用手沖衣索比亞極少豆,醬油味少了很多,酸香味比較重,有水果花茶的明亮感,還不錯喝。看來,espresso的煮法,萃取出太多醬油味,並不適合它。

圖五:衣索比亞極少豆Tchembe。

咖啡實驗室 衣索比亞極少豆Tchembe  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ielay 的頭像
    Shielay

    理查的部落格

    Shiel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